- 庐山
- 又名匡山,或匡庐。
在江西九江市南。
飞峙长江边,紧傍鄱阳湖。
相传周朝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,草庐为舍,故名。
有“匡庐奇秀甲天下山”之称。
长约25公里,宽约10公里,略呈椭回形。
最高的汉阳峰海拔1.474米,云中山城——枯岭镇,海拔1.167米。
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,多险绝胜景,匡庐瀑布更是名传天下。
其中仙人洞石松横空,五老峰山姿奇特,龙首崖苍龙昂首,含鄱口势含鄱湖,大天池霞落云飞,白鹿洞四山回合,玉渊潭惊波奔流,秀峰碑刻如林,温泉设备齐全,四季风景如画。
夏季凉爽宜人,七月的平均气温为摄氏22.6℃,为避暑胜地。
庐山云雾缥缈,年平均雾日为190.6天,年降水量1,833.6毫米。
峰奇山秀,自古有名,《史记》上就有记载。
据传夏禹王疏九江,秦始皇南巡,都登过庐山。
东汉明帝时,成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,有三大名寺(西林、东林、大林)、五大丛林(海会、秀峰、万杉、栖贤、归宗)。
历代诗人墨客慕名前来,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苏拭、陆游、范仲淹等纷纷赋诗填词,岳飞、文天祥、李时珍、徐霞客也曾到此。
山上的历代名家书法、碑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解放后,开辟登山公路,兴建疗养院、休养所、文化宫等,已成为劳动人民疗养和游览的胜地,国外游人向往的名山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